区块链无疑是近几年最大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,不仅有 BTC,ETH,EOS 这样的“主流公链”,连京东,腾讯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了自家的“区块链应用”,可谓是百家争鸣。很奇怪的是,实际在“币圈”却很难见到这样的大公司的身影,这是为什么?
事实上,区块链也是有种类之分的。通常来说,根据发起和维护网络的主体不同,主要分为公有链 (Public Blockchain),私有链 (Private Blockchain) 以及联盟链 (Consortium Blockchain)。
公有链
币圈用户最常见的,就是“公链”这个词。2017 年,以以太坊为代表的“公链”,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,短时间内涌现出了大量的新项目,如 NEO,Qtum 量子链,EOS 等等。现在“公链”这两个字也成了大量区块链项目对自己的一个包装词,言必称“公链”,动不动就跟几个头部公链称兄道弟。
事实上,公有链本身只是指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高。像比特币这样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可以对网络进行控制,由全球用户和矿工一起对网络进行使用、维护、记账,达成高度共识的区块链,就可以归类为公有链了。而公有链的“共识机制”,一般都是通过“币”的方式去形成,对于维护网络的“矿工”或者节点,给予代币形式的激励,使得大家更有动力去对区块链网络作贡献。所以,一个公有链,并不一定要像以太坊或者 EOS 这样具有智能合约功能,搭建 DApp 或支持发行各类代币的能力。像门罗币 XMR,达世币 DASH 这样的更多只是作为用来支付的加密货币的区块链项目,其实是跟比特币一样,属于公有链的范畴。而公有链,通常都会是“有币区块链”,来对网络参与者进行激励。
像以太坊这样的可以在其上搭建去中心化应用,甚至发行各种第三方代币的公有链,其实是公有链的一种,更适合的说法是“基础公有链”,这样能够更好地形容它们作为区块链应用的底层基础作用。币圈大家常说的“公链”,更多时候说的其实是这个概念。
私有链与联盟链
与公有链相对应的,当然就是私有链了。私有链是指网络控制权高度集中在某个人或组织手中,参与、查看、使用的权限都是由该个人或组织限制的区块链网络。简单来说就是“项目是我的,我说了算”。所以,私有链从名字和定义上就可以看出,和我们常说的“去中心化”不太沾边,它的中心化程度是比较高的,往往由是由企业内部发起,仅在企业内部作为功能性网络使用。既然是这样使用场景,那么私有链本身大部分时候是不会有“币”在流通的,因为什么都是网络所有者说了算,不存在需要对网络参与方进行激励的需求。所有私有链往往是“无币区块链”。
联盟链是指由数量有限、需授权加入的利益共同方组成类似“联盟”的形式共同对网络进行维护和使用,比较常见的是由某个行业的从业者组成的联盟链,比如银行等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联盟链是一种不那么私有的私有链,因为它的控制权也是很集中的。联盟链往往也是“无币区块链”。
联盟链和私有链的好处在于,由于控制权集中的特性,网络达成共识的时间更短、交易速度更快、效率更高、成本更低,并且在一些对区块链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或地区,不会有太大的合规风险。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的是,大部分的上市大公司推出的区块链服务,基本都是基于私有链或者联盟链,如 IBM,Linux 基金会,以及前面提到的腾讯和京东等。虽然规避了发币的政策风险,并且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上相对于公有链有效率和成本的优势,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实很难被认为是完全可信,可追溯的,因为用户只能选择相信大公司大企业是不会作恶的。
目前公有链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,整个网络的维护成本和确认速度跟传统的 Visa,支付宝等结算手段还有相当大的差距,而私有链和联盟链也在传统领域越来越盛行,相信我们很快可以见到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再次爆发式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