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毫无疑问,区块链火了,也成了2018开年最热门的就业方向。火热的“抢人”现象,一方面说明了区块链仍然存在大量泡沫,各大公司纷纷跑步入场,撒钱圈人“割韭菜”;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,核心人才面临巨大缺口。
高薪被指泡沫
撒钱圈人为割“韭菜”?

“区块链实在太火了,每天都有公司来要人”,杨小飞(化名)是一名互联网行业资深猎头,也就是去年年底开始,他明显感觉到,整个互联网行业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正在膨胀。市场的热度也拉高了区块链招聘的薪资水平。
“前段时间,我给国内一个交易所找的高管,过去之后package至少150w,除了年薪还有期权等等”,杨小飞告诉记者,事实上除了核心的技术岗位,区块链相关的产品、运营、公关、策划等岗位也十分热门。
一知名自媒体创始人告诉记者,他们原先负责区块链内容的总编被一家新进区块链媒体挖角,月薪直接从2.5万变成6万,整个行业的薪资水平已经到了离谱的程度。
近日,拉勾网公布“2018年区块链高薪清单”,其中腾讯、小米、阿里等互联网公司招聘区块链工程师的月薪在20k-60k之间,苏宁易购区块链资深开发岗的最高月薪达10万元。随后BOSS直聘也公布“2018 旺季人才趋势报告”,报告显示区块链技术的岗位平均薪资已经达到了2.85万元,风头赶超人工智能。
记者从多个互联网招聘平台数据获悉,除了核心的区块链技术岗,只要沾上“区块链”,该职位的薪资水平都要翻一番。以北京地区的招聘信息为例,区块链公司相关的运营、公关等职位的薪酬平均起薪超过1万元;报道区块链方向的编辑记者,招聘月薪多在15k以上,甚至有区块链行业媒体招编辑记者,月薪开出3-6万元不等,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。
前海知行资本总裁孙祺扬告诉记者,当前区块链行业薪酬标准存在泡沫,是因为很多公司、项目都在做,所以只能抓紧时间备足粮草。当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行业,区块链行业的高薪便不可持续了。
杨小飞则表示,他本人并不看好区块链,对市面上很多打着“区块链”幌子的公司和项目保持怀疑态度。在他看来,高薪招聘中存在大量泡沫,“从招聘职位的描述就能看出,很多公司就是为了招人去割“韭菜”的。”
核心人才缺口大
全球区块链陷入“人才荒”

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2月,区块链相关岗位占到互联网行业总岗位量的0.41%,但专业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供需比仅为0.15,供给严重不足。
杨小飞称,在区块链相关的招聘中,技术岗大概占了70%,其中核心岗位,基本上都要求有2-5年区块链开发经验,这对于一个新兴行业从业人士来说十分苛刻。
原比特币中国运营贾国飞告诉记者,去年区块链才进入爆发期,各公司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是爆发式的,虽然很多公司开出高薪,但在供给端来看,虽然2011年国内就有不少关注者,但十分小众,区块链前期培养是断流的,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健全的学习体系,所以说难招人是必然的。
“区块链行业大多数人都是内部流动,圈外能匹配的人才非常少。或者就是一些在传统金融、IT领域积累较深的人才转型来的。”贾国飞称,一般新进入区块链行业的人才,也不是完全的新手,对区块链都有一定的研究。
比如,近日券商明星袁煜明宣布加入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火币网,担任区块链研究院院长。袁煜明原为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、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,曾连续5年上榜新财富最佳分析师。在转型之前,袁煜明及其带领的团队就曾发布深度报告《区块链与数字货币,原理、特征和构想》。
“主要是理念跟不上”,区块链联合发展组织顾问王彬生告诉记者,在行业发展的初期,人才缺口大是常态。但与人工智能之类的高科技不同,区块链行业出现“人才荒”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发展太快,而技术队伍还没有反应过来。事实上,区块链技术非常简单,对于搞计算机技术的人来说几乎没有门槛。
王彬生称,区块链行业真正的门槛主要是认知问题。区块链本身的技术不太厚,发展也不是很深刻,很多程序员一看比特币、以太坊的白皮书,就知道怎么写了。行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,会写代码的人很多,但从技术层面上升到理念层面还需要时间。未来在市场的推动下,会有越来越多传统IT行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。
入行为了捞快钱?
求职者需警惕区块链就业风险

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今日(3月9日)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,(数字货币)创造了一种可投机的产品,让大家产生一种一夜暴富的幻想,这不是一件好事。他特别强调要注意消费者保护和投资者保护,而不是完全靠监管。
“区块链这个圈子来钱快,很多人都是抱着这个心态来的”,在北京某区块链公司做运营的王玲玲(化名)告诉记者,“其实工资不是最主要的,重要的是在这个圈子里,你更容易进入圈内去投资代币,这才是大头。”
王玲玲称,虽然99%的区块链项目可能都是泡沫,99%的区块链公司最后都会死掉,但现在行业尚处于初期阶段,谁也说不清楚前景如何。很多人抱着搏一搏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,就算最后赌错了,代价也不会太大。
“区块链公司,基本上都是创业公司,倒闭和跑路肯定有,这是市场风险。只不过在区块链公司市场风险更大些。”贾国飞告诉记者。
数据也说明了这点。根据去年年底德勤发布的《区块链技术变革:来自GitHub平台的见解》,GitHub上有关区块链的项目有 86034 个,每年平均增长 8600 个新项目。其中,仅有8%的项目在过去的 6 个月中有更新,项目平均寿命仅为1.22年。
除了市场风险,有法律人士提醒,区块链行业求职者应警惕就业风险。去年9月,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,将ICO定性为非法融资,并开启了一轮大规模清理。根据政策规定,区块链公司可能涉及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、金融诈骗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德衡律师集团高级合伙人徐红亮表示,目前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均是违法的,区块链行业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,政策对于区块链公司的业务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,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红线,存在很多灰色地带。当然,违法并不一定构成犯罪。主要可能涉嫌的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,也因为行为而可能涉及其他的罪名,如集资诈骗罪等。
徐红亮称,如若公司涉及到违法行为,刑法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。也就是说,普通员工也可能受到牵连,具体追究刑事法律责任则取决于该员工主观方面以及客观行为。
因此,孙祺扬建议,在判断一家区块链公司是否靠谱时,求职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。一是该公司的技术底层是否为公司自身所有,二是其商业应用逻辑是否真实可信,三是与区块链的结合是否有必要性,还是只是为了蹭热点?从这几点上来考量,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。